集团新闻

Wanzefeng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向海向洋向未来】山东:筑梦深蓝 海洋产业加速崛起
时间:2021-10-20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0日讯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要求山东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东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向海而兴、筑梦深蓝。本台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向海向洋向未来》,首先来看山东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加速崛起。


 

前不久,在距离烟台海阳海岸线30公里的海域,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第34号风机并网发电,山东海上风电实现“零突破”。

华能烟台电厂党委书记、华能烟台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孔源介绍说:“我们的风场占地45平方公里,建设58台风机,年发电量8.2亿度,节约标煤25万吨。”

立足海洋能源产业发展新风口,山东将海上风电开发作为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沿海布局渤中、半岛北和半岛南三大风能片区。

山东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副处长王梦学说:“按照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总思路,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发展基地,形成千亿级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耕海探洋,装备先行。在青岛离岸130海里的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内首个深远海养殖中央综合管理平台,“深蓝一号”深海网箱以及养殖工船等现代化装备助力海洋渔业挺进深蓝。正是在这片黄海冷水团,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团队成功养殖出高品质的三文鱼,打破了国外三文鱼养殖近五十年的垄断。

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红说:“ 我们的三文鱼从冷水团,最远到了广西南宁,也就是38个小时就上了餐桌了,这个是我们的绝对优势。”

为传统渔业插上高端装备的翅膀,试验区建立起“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的发展新模式,从种苗培育到产品深加工,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成为现代海洋渔业的前沿标杆。

山东海洋集团投资部资深专家汤庆凯说:“这个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我们验证的是技术路线,打造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复制。”

同时,山东加快建设中国海工北方总部,初步建成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装备制造等三大海洋制造业基地,并在一些特色细分领域实现了领跑。船舶在海上长期航行后,船体会附着大量的海生物,不仅影响航速,也加重油耗,这成为困扰航运业的一大难题。在威海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一款船舶清洗机器人一经问世就迅速占领市场,2个月为企业带来5000万的订单。

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刘文智说:“传统方法每年就得上船坞,上船坞费时费力,(花费)几十万上百万的计算。我们这个1个小时可以(清理)达到1000平方米左右,比如10万吨级的船,用20个小时就清理完了,效率是人工的数倍。”

效率如此高,是因为这款机器人安装了8个螺旋桨,能实现360度翻转清理作业。但是想要把船体上附着的海蛎等海生物彻底清刷干净,研发团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顺礼说:“最早的时候我们2016年做过刷子的,效率低。从2019年的年末我们开始研究“空化射流”,它的力很大,形成爆破,里面有小气泡,它是一个面上的(切除),把它凸出来那部分就清掉了,对(船)漆基本上是零损伤。”

如今,船舶清洗机器人已经升级到第三代,并成功拿到国际市场通行证。如今,围绕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山东已持续推动276个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海洋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约占20%,是全省新动能、新产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常务副院长梁振林说:“这些年,山东持续聚焦海洋现代科技的‘新战场’,推动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智慧化发展。比如说我们的深远海牧场装备以及相关的海工装备制造,现在都成了全国的标杆。”

【记者手记】山东海域面积广阔,海洋资源富集,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产业基础好、潜力大。 “山东那片海”,正不断刷新全国乃至世界的认知——海洋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海洋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30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边,近16万平方公里蔚蓝色国土上,现代海洋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勃然生机,劈波斩浪,书写着山东向海图强的梦想与未来。